如何才能把故事講好?
要把故事講好,必須做好以下5個方面:
(1) 明確故事要素
一定要用最簡潔的語言透露出故事最基本的背景要素信息,比如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等。在提及故事基本背景要素時不宜太復(fù)雜累贅。舉例:“上個周六晚上,我在金口才教室聽課。”這句話只有13個字,但是透露出的基本信息有:時間是上個周六晚上,人物是我,地點金口才教室,事件是聽課。如果說成是“在上個周六晚上,我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騎著自行車到百客酒店六樓603室金口才室,聽李老師講演講口才課。”其中包含了太多跟故事主題不相關(guān)的信息,就顯得復(fù)雜累贅了。 所以我們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用最簡潔的語言把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交待清楚,為了避免在講故事過程中講過多廢話,建議大家在練習講故事時多用“時間”開頭法開始講。
(2) 塑造畫面感
故事一定要有畫面感,要讓聽眾在聽你講故事的時候,思維和想象都沉浸在你故事的情節(jié)和畫面中,聽眾越身臨其境越有更深的印象和體會。那么如何才能增強故事的畫面感呢?兩個小技巧:第一、在空間上由大到??;由遠及近,越來越具體;第二、注重故事元素的形狀、色彩、變化、動作、語言、神情等細節(jié)描述。比如:“在昨天下午我下班路上,看見一對老夫婦相互攙扶著對方,蹣跚地走著。夕陽的余暉從前面打過來,照得兩位老人頭上的銀發(fā)更加閃閃發(fā)亮,在他們的背后留下來一條長長的影子。”在這個畫面描述中就是利用了前面講到的兩個小技巧,好好自己體會一下吧。 東莞演講口才培訓(xùn),東莞口才培訓(xùn),東莞演講培訓(xùn)班,東莞主持人培訓(xùn)班哪家好?長安金口才教育十年專注,專業(yè)讓你放心。
(3) 做好角色扮演
故事里往往會有不同的人物和情節(jié),而人物和情節(jié)不同,在講故事的方式方面也應(yīng)該 有所不同,包括聲音、表情和動作等。所以,演講者要將故事講得引人入勝,就一定要根據(jù)故事具體的人物及情節(jié)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繪聲繪色,不斷轉(zhuǎn)換自己在講故事時的表情動作以及語音語調(diào)。比如,當你的故事中有一段關(guān)于老人和小孩的對話時,你就需要不斷地在“老人”“小孩”和演講者這三個角色中不斷進行變換。這樣,故事才能更加形象生動。
(4)總結(jié)分享
千萬記住,演講中講故事,絕對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在故事講完之后,一定要對故事進行必要的總結(jié)和分享,或者引著聽眾去進行思考。這是很多人在講故事的時候都容易忽略掉的。
愛因斯坦對學生說:“有兩位工人,修理一個很老舊的煙囟,當他們從煙囟里爬出來的時候,一位很干凈,另一位卻滿臉滿身的煤灰,請問你們誰會去洗澡呢?”
一位學生說:“當然是那位滿臉滿身煤灰的工人會去洗澡嘍。”
愛因斯坦說:“是嗎?請你們注意,干凈的工人看見另一位滿臉滿身的煤灰,他覺得從煙囟里爬出來真是骯臟;另一位看到對方很干凈,就不這么想了。我現(xiàn)在再問你們,誰會去洗澡?”
有一位學生很興奮地發(fā)現(xiàn)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凈的工人看到骯臟的工人時,覺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臟的;但是骯臟的工人看到干凈的工人時,卻覺得自己并不臟?。∷砸欢ㄊ悄俏桓蓛舻墓と伺苋ハ丛枇?/span>”
愛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學生,所有的學生似乎都同意這個答案。只見愛因斯坦慢條斯理地說:“這個答案錯的。兩個人同時從老舊的煙囟里爬出來,怎么可能一個會是干凈的,另一個會是臟的呢?”
這就叫做“邏輯”。
各位,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當一個人的思路受到牽絆時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晰地找尋到一切事理的根源——邏輯。要想找到邏輯,就要跳出“習慣上的桎梏”,避開"思路上的陷阱",逃離“認知上的迷霧”,擺脫"性情上的執(zhí)著"……要想尋找邏輯,就要脫離一切人為的布局。
這是個關(guān)于“愛因斯坦邏輯”的故事,如果只有故事而沒有后面的總結(jié)說明,聽眾就會聽得云里霧里,不知道演講者究竟想表達什么意思,也很難準確理解講這個故事的意義。
(4)要勤加練習
要成為講故事的高手,離不開長期的“修煉”。這種“修煉”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即興講故事。即根據(jù)一些關(guān)鍵詞或者圖片或者一段材料或者一個問題,即興地用故事的方式來解釋、說明或者論證。從而練習自己的即興思維和講故事的能力。
第二、收集講故事。平時注重搜集和積累屬于自己的故事庫,可以是聽別人講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在書報或者網(wǎng)上看到的,還可以使自己創(chuàng)造的故事。
第二、講主題故事。在平時的生活中根據(jù)不同的主題選擇相應(yīng)的故事,參照前面我們訓(xùn)練的講故事的原則和方法,主動與身邊人進行分享。當你講得多了,你對故事的駕馭能力自然就會不斷增強了。